当前位置: 首页>细览
“一二・九”运动后的抗日救国团体

为使“一二・九”运动持久发展,党及时指导学生同广大民众特别是工农群众相结合。1936年1月,平津地区学生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沿平汉铁路农村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在南下扩大宣传团的基础上,党又引导爱国学生于2月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逐步把学生爱国运动引向同抗日武装斗争结合的途径。

1936年春天,中共中央派刘少奇从陕北来到天津,领导中共北方局的工作。他一方面批评了党和青年运动中存在的“左”的倾向(如北平“三・三一”事件);另方面,指导党和青年运动采取正确的斗争策略。6月13日,北平学生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由过去“反对二十九军、宋哲元不抗日”转而提出“拥护二十九军、宋哲元抗日”的口号,争取了宋哲元对学生抗日行动的同情,陕北《红色中华》对此作了报导。尔后,宋哲元“对华北民众运动,亦不复继续去冬之政策”。这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在北方救亡运动中正确贯彻和运用的结果。中共中央负责人张闻天指示北方局:“应使学生同志懂得,除了示威游行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随后,北平党和学联为争取和团结更多的人到抗日运动中来,他们提出“师生合作”、“救国不忘读书”、“生活路线”等易为广大师生接受的口号;组织同学参加读书会、歌咏队、西山夏令营,到樱桃沟等地作军事演习,党还派老红军袁也烈、朱明担任军事教官,帮助学生学习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这些活动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从而扩大了学生抗日救亡的队伍,也为以后爱国学生投身到抗日游击战争中去作了准备。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而胜利结束了长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青年们闻讯后欢欣鼓舞。北平学联主席郭明秋说:“我对长征充满了幻想和神奇的色彩”。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内和平和全国抗战奠定了重要基础。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信日益提高,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把抗日救国的希望的视线进一步转向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一二・九”参加者于光远说:“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和一二・九运动之后,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影响日益扩大,延安成为革命青年向往的地方。”

积极支持并参加“一二・九”运动的美国记者斯诺,他在1936年6月至10月,亲赴陕北参观访问,回来后,曾先后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和《燕大周刊》发表了《毛泽东访问记》等长篇文章。北平青年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斯诺的文章,并邀请斯诺介绍红军和根据地的具体情况。1937年2月,燕京大学新闻学会、历史学会分别召开大会,介绍斯诺陕北之行的见闻,放映了斯诺拍摄的反映苏区红军生活的影片,使许多青年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领袖的真实形象,看到了红军、红军大学、陕北苏区人民生活等动人情景,使广大爱国青年更加向往红军和根据地。同年3月,北平20多位进步学生在燕京大学美籍进步教授夏仁德家中,再次邀斯诺介绍陕北苏区和红军长征的情况,斯诺除了介绍毛泽东和他的谈话、红军见闻和爬雪山、过草地等长征故事外,还特意取出他抄录的毛泽东长征诗给他们看,学生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朗读了这首杰作,认为是“时代的最强音”。后来,其中十位青年决心亲去延安,领略红军和陕北苏区的风采。到延安后,他们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的亲切接见,参加了西北青年救国会代表大会,并向大会介绍了“一二・九”运动的经过和经验,受到了陕甘苏区和红军各部青年代表的热烈欢迎。他们回到北平后,又向平津学生介绍了陕北的见闻,在广大青年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人十分关怀国民党统治区青年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全国代表会议。“一二・九”运动领导人黄敬、李昌等参加了会议,他们在会上介绍了平、津地区学生斗争的情况。朱德特请王震带领他们到桥儿沟附近的山里练枪打靶,学习军事。他们从延安返回北平途中,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红二方面军的司令部,受到了贺龙、关向应等红军领导人的欢迎和接见。贺龙等把他们介绍给了红军战士们。他们在部队大会上诉说了北平进步青年听到红军北上抗日和东渡黄河胜利消息时的兴奋心情,并指出红军将士对北平代表的热烈欢迎,也就是对“一二・九”运动和白区救亡运动的最大支持和爱护。

“一二・九”爱国学生代表和中共中央、红军领导人及红军的直接接触,进一步推动着白区爱国青年与红军、根据地斗争的结合。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广大“一二・九”爱国青年和民先队员,在党的号召和全国抗日高潮形势的推动下,纷纷离开平、津等城市,走上抗日的前线,到工农群众中去,到抗日根据地、抗日部队和敌后去,彻底实现了“一二・九”爱国青年与工农群众、革命武装的结合,使他们成为抗日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成为尔后我国民族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是“一二・九”青年所走的历史必由之路。

注:

①见1936年7月13日《红色中华》。

②《毛泽东书信选集》,第40页。

③《张闻天选集》,第97页。

④郭明秋:《女同志的知音》,见1982年12月10日《北京晚报》。

⑤于光远:《科学的光辉在延安闪耀》,见《中共六十年纪念文集》。

⑥张文定:《斯诺在燕园》,见《纪念埃德加・斯诺》。

⑦赵荣声等:《第一个到延安的北平学生访问团》,见《一二・九在未名湖畔》。

来源:《红军长征与“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联系》(节选)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