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细览
北平反帝大同盟成立

1928年6月,国民党新军阀替代奉系军阀,取得了对北京的统治权。他们继续实行封建法西斯专政,对劳苦群众在政治上压迫,不允许有任何言论自由;在经济上滥摊苛捐杂税,残酷剥削。群众的反抗情绪在集聚。但由于国民党当局控制得很紧,出版、集会、结社都受到限制,革命群众团体寥寥无几,规模也很小。

1930年初,这种状况开始有所改变。这一方面是由于南方革命根据地的蓬勃发展,分散了蒋介石的力量,使北平等地成为国民党统治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是因为国民党内部各军阀之间派系的争斗日益激化,此时正值改组派、西山会议派的首领麇集北平,结成了反蒋派的联合战线。这种形势使扩大北平革命斗争成为可能。

北平反帝大同盟,便是在这一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冲破白色恐怖,最早成立的全市范围的革命群众团体。

反帝大同盟正式成立后,积极地投入党所领导的各项政治活动,先后参加了“三・一八”纪念、“四・二O”米市大街游行、“七・一六”反军阀混战示威、“八一”集会示威等等。如1930年4月,北平反帝大同盟、革命互济会、无产阶级文化运动大同盟等团体一起,组成了“五一”运动筹备委员会。4月20日,各团体370余人在米市大街基督教会礼堂召开了代表大会,通过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反对军阀混战,打倒国民党,打倒帝国主义的新工具——改组派和取消派,拥护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拥护红军等十余项提案,正式成立了“五一”筹备委员会。会后代表们还举行了游行示威。反帝大同盟的领导人都参加了这次示威斗争,和军警展开了搏斗,结果五名执委全部被捕,反帝大同盟各支部被捕的委员也不少。

8月1日,北平地下党组织了“国际反战节”纪念活动,下午两点,在北师大操场上召开群众大会。按照党的指示,反帝大同盟事先即组成了纠察队、宣传队。反帝大同盟的会员被推举为主席,在会上报告了开会的意旨及拥护红军、反帝国主义大战的意义,会场上口号声不断。会后进行了示威游行,一路呼喊反帝反蒋口号,散发传单,并打毁了“北平市国民党各区联合办事处”的招牌,参加的群众有200多人。这是当时规模较大、在全市都有影响的一次斗争。反动军警对游行群众进行了镇压,当时逮捕了50多人,其中就有反帝大同盟的会员20余人。这些活动虽然都还很幼稚,但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反帝盟员的政治热情和英勇的斗争精神。

反帝大同盟在严酷的环境下,遵循党的指示,战斗在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线,成为当时党团结群众的一个主要团体。 ​

来源:《北平反帝大同盟的成立及其活动》(节选)

版权所有:首都图书馆